为深入探寻革命先辈的奋斗足迹,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7月16日,宝鸡文理学院“踏寻烽火印记,传承抗战精神”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走进邓宝珊将军纪念馆,开展了一场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

实践团成员依次参观了纪念馆的四个篇章,深入了解邓宝珊将军波澜壮阔的一生。
第一篇“立志报国,百折不挠”展现了将军青年时期的革命初心。15岁投身新疆伊犁新军便许身报国,将个人命运与民族存亡紧密相连。16岁入同盟会,1912年发动伊犁起义,因袁世凯通缉返乡。后参与华山聚义,投身讨袁护国的洪流,发动三原起义护法,获孙中山肯定。参与北京政变,促国共合作,在国民军任职,与共产党人建立友谊,一生为革命百折不挠、矢志报国。
第二篇“胸怀大义,举世敬仰”刻画了将军在重大历史节点的担当。中原大战后,他整顿甘肃军政,拥护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出力。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时,率部驻防榆林,抗击日军,与中共建立友好关系,八年抗战中支撑北线,屏护陕甘宁边区。抗战胜利,他不满内战,1948年助力北平和平解放,因促成多地和平解放,被称“和平将军”,以民族大义与担当,受世人敬重。
第三篇“勤政为民,造福桑梓”讲述了将军主政甘肃期间的功绩。他在甘肃再铸伟业,重视民族团结,以肝胆相照的诚意促进各民族和谐共处;始终坚持合作,心系统一,致力于地方发展与民生改善,用勤政为民的实际行动践行着“造福桑梓”的誓言。
第四篇“文韬武略,儒将风范”则展现了将军的多元风采。他以文韬武略书写家国情怀,如为纪念抗日将士题写碑联,尽显儒将风采,其文化贡献与精神传承,光照后人;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其德惠泽被后世,让成员们看到了一位兼具军事才能与人文情怀的“儒将”形象。
参观结束后,同学们久久驻足。大家纷纷表示,邓宝珊将军矢志不渝追求真理、忠贞爱国、勤政爱民的精神,让人深受震撼。纵观将军一生,他孜孜好学、睿智博识,其坦荡的人格魅力和深厚的家国情怀,不仅永存史册,更将永远启迪后人。
此次参观让实践团成员们在历史细节中深化了对“抗战精神”与“爱国情怀”的理解。大家表示,将以将军为榜样,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用青春力量践行时代使命,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