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记忆润童心 红色精神代相传”宝鸡文理学院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走进宝鸡市儿童福利院开展主题活动

 2025-07-17       

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伟大抗战精神,717日,宝鸡文理学院“踏寻烽火印记 传承抗战精神”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走进宝鸡儿童福利院,开展“烽火记忆,童心传承”红色宣讲主题活动。

活动由带队老师许小莉主持。她表示,希望通过回顾实践团采访抗战老兵、走访天水军工博物馆与长乐原抗战遗址的经历,让孩子们在互动中感受历史温度,传承红色基因。

理论宣讲与故事分享环节,实践团成员贾怡凡分享了采访抗战老兵王日智爷爷和田同月奶奶的故事,王日智爷爷“打不动仗了,但喝污水、啃冻馍的日子不能忘,太平是刺刀拼出来的”的话语让孩子们动容;抗战女兵田同月奶奶组建秘密小组为党送信、赴前线救助伤员的经历,更显巾帼担当,让孩子们深受触动,他们对“抗战”有了更真切地理解,对“英雄”有了更具体的认知。实践团成员张忆思恬讲述了在宝鸡长乐塬抗战遗址、天水军工博物馆的见闻,重现了艰苦岁月里,军民纺纱织布、赶制兵器,既支援前线又为国家创汇的奋斗精神,使孩子们在革命故事中建立起个人与国家、过去与现在的精神联结。

活动中,张忆思恬与贾怡凡不时与孩子们互动,孩子们踊跃回应“要舍小家为大家,努力学习,以后报效祖国!”,童言虽稚嫩,却彰显红色教育在孩子们心中的印记。

制作非遗漆扇传承红色精神环节,实践团成员与福利院的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共同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漆扇制作活动。在志愿者的耐心指导下,孩子们执起画笔,在光滑的扇面上细细勾勒、认真填色,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承载着抗战记忆与民族精神的红色名句精心描绘。随着一柄柄漆扇逐渐成型,质朴的字迹与古朴的漆艺交相辉映,孩子们的脸上也洋溢着笑容,这不仅是非遗技艺在指尖的传承,更是滚烫的红色印记在血脉的流淌,是抗战精神在孩子们心中潜移默化地生根发芽,是红色信仰在稚嫩心田里润物无声地扎根生长。

实践团成员还与福利院老师深入交流,倾听孩子们成长中的点滴故事,走进宿舍感受他们在集体生活中展现出的乐观向上与蓬勃朝气。临别时,大家衷心祝愿孩子们在社会各界的关爱中茁壮成长,让这份浸润着初心与力量的红色基因,既温暖童年的每一段旅程,更照亮未来的每一步前行。




下一条:宝鸡文理学院“踏寻烽火印记 传承抗战精神”实践团探邓宝珊将军生平,悟抗战精神传承

关闭